欢迎光临本网站,专注分享新闻资讯!
当前位置:首页 > 股票资讯 >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发布时间:2020-12-25 作者:admin 来源:网络整理 浏览:


导读:3月31日,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(02098.HK)公布2019年业绩。 年报是出来了,成绩并不好看! 2019年,卓尔智联收入7...

3月31日,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(02098.HK)公布2019年业绩。 年报是出来了,成绩并不好看! 2019年,卓尔智联收入728.89亿元,与2018年的561.16亿元相比,同比增长29.9%。 毛利11.98万元,2018年同期为15.6亿元,同比减少23.2%;毛利率由2.8%下降至1.6%。 ...

3月31日,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(02098.HK)公布2019年业绩。

年报是出来了,成绩并不好看!

2019年,卓尔智联收入728.89亿元,与2018年的561.16亿元相比,同比增长29.9%。毛利11.98亿元,2018年同期为15.6亿元,同比减少23.2%;毛利率由2.8%下降至1.6%。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图片来源:卓尔智联业绩公告

净利润为5067万元,与2018年净利润12.74亿元相比,同比下降96%。

计息借贷由142.26亿元增加30%至184.91亿元,净负债比率由52.4%增加至65.7%。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图片来源:卓尔智联业绩公告

供应链及贸易业务收入占比98.4%。

高成本、高负债的运营方式使得卓尔智联现金压力大,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,将是卓尔崩溃的开始。

而在一个没有护城河的行业里,烧钱拼规模、比渠道才有可能获得行业超额利润,却也加剧了卓尔的资金风险。

自从转型以来,卓尔智联收购了中农网、化塑汇、卓钢链、海上鲜等一系列供应链企业,打造了一个千亿级的B2B交易平台矩阵。

但是这些资产除了增加资金负担、提高运营难度以外,还有造成亏损的风险。

重资产模式下,卓尔智联的供应链之路还要负重前行。

高成本,高负债,现金压力大

2019年,卓尔智联收入为728.89亿元,与2018年561.16亿元的收入相比,同比增长29.9%;销售成本为716.91亿元,同比增长31.4%。

百亿规模的收入与同等量级的支出相抵消,毛利率仅为1.6%,与2018年的2.8%相比下降了1.2个百分点。

净利润仅剩5067万元,与2018年净利润12.74亿元相比,同比下降96%。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图片来源:卓尔智联业绩公告

在高成本的压力下,卓尔智联的2019年可以说,并不怎么赚钱。

据财报披露,卓尔智联最主要的收入和成本均来自于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。

其收入占比达98.4%,29.9%的增幅主要由卓钢链和CIC的收入贡献,而成本主要来源于卓钢链和CIC交易量增加带来的存货成本,高达714.06亿元。

而毛利率下降是由于中农网和化塑汇大多数股权、卓钢链和CIC收入组合变动导致的。鉴于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初期发展的特点,其贡献较高收入惟毛利率较低。

一面是高涨的销售成本,一面是加高的杠杆率。

2019年,计息借贷由142.26亿元增加30%至184.91亿元,净负债比率由52.4%增加至65.7%,仅融资成本的花费就达到11.13亿元,同比增加59.6%。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图片来源:卓尔智联业绩公告

在总额614.25亿元的资产总值中,负债总额高达418.1亿元。

其中,流动负债总额为315.14亿元,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负债135.65亿元,计息借贷为136.1亿元;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3亿元,计息借贷为48.8亿元。

与高额的负债相比,账上12.44亿元的现金显得捉襟见肘。

公司也在财报中坦言,增加短期借贷是为了改善资金的流动性。

很明显,卓尔智联的财务现状并不是很乐观。

高成本、高负债的资产结构十分考验B2B供应链企业的库存周转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。

从原料采购与供应、产品生产、运输、仓储到销售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,稍有不慎就有爆雷的风险。

而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太多,随时可能发生资金断裂。

光是保障资金链安全就要看天时、靠地利、拼人和,赚钱之事只能是后话了。

更何况供应链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没有护城河的行业,如果有,也需要走“规模+渠道”的路线,形成赢者通吃的头部优势。

而这条路是用钱铺出来的,更多的情况是,砸了钱也未必能赢。

所以,这些年一直在“买买买”的卓尔智联,潜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。

“力不从心”的买买买

由商业地产转型供应链,从赛道的选择来说,卓尔智联在2015年的那次转身并不“华丽”。

从盈利能力来说,自2016年以来,毛利率年年暴跌,从29.8%一路跌到了1.6%,与2011年刚上市时的毛利率70.9%更是天差地别。

从二级市场的估值来看,股价连连破发。

虽然市场在“批发市场+互联网”和“卓尔云市场”的故事中,推动卓尔走到2018年4月3日11.72港元/股、总市值1302亿港元的巅峰时刻,但是卓尔也难逃跌成仙股的命运。

截至发稿,卓尔智联股价仅为0.76港元/股,市值仅剩89.55亿港元,也就占营业收入的一成左右。

阎志的重资产模式 卓尔智联的供应链迷思

图片来源:雪球

市场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。

阎志胃口很大,什么都想插一脚。

农产品、化工、塑料、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能源……看似品类大而全,其实卓尔力不从心。

2016年以来卓尔智联先后并购、入股、组建企业如下:

以4.97亿元控股知名跨境电商兰亭集势;

以26亿元并购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商深圳中农网;

收购中国领先化工及塑料原材料交易平台化塑汇;

组建钢铁等黑色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卓钢链;

入股国内最大的海鲜交易平台“海上鲜”。

并组建卓尔购、卓集送、卓尔云仓、卓贸通等,打造了一个千亿级的B2B交易平台矩阵。

另外,卓尔系还收购了汉商集团、华中数控,持有丰盛控股3%股份

且不说,这些平台的运营和扩张还需要很多钱,才能挣得少许利润,部分资产的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

兰亭集势连年亏损,还在2018年一度因为股价过低收到了纽交所的“摘牌”警告;

汉商集团也不是绩优股,市值仅为24.58亿,负债率高达54.38%;

华中数控是实打实的绩差股,自2012年起再未盈利,2018年后亏损开始加大;

丰盛控股更是仙股一枚,2019年造成卓尔8.13亿元的亏损。

况且,卓尔智联运营供应链企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,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卓尔能否吃得消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现在,阎志又把金融资产卖了,买了一家棉纺公司,准备在棉纺板块中增添新的业务:

出售卓尔金服信息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众邦融资租赁35%股权,代价分别为2100万元、4400万元;
出售武汉汉口北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权,代价1.98亿元;

收购华棉所(太仓)棉纺有限公司,代价3096.4万元。

华棉所主要从事销售纺织原料及产品、仓储服务及分销棉原料及产品。

看来,阎老板准备在重资产模式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!

-END-

· 欢迎转发评论 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