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本网站,专注分享新闻资讯!
当前位置:首页 > 金融时报 >

绿地香港上半年销售业绩惨淡 恐再次爽约年度销售目标

发布时间:2021-01-03 作者:admin 来源:网络整理 浏览:


导读:近日绿地香港(00337.HK)发布业绩快报,披露了2020上半年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。 数据显示: 今年上半年绿地香港实现...

近日绿地香港(00337.HK)发布业绩快报,披露了2020上半年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。 数据显示: 今年上半年绿地香港实现合约销售约132.72亿元; 已售合约总建筑面积约为111.35万平方米; 销售收入相对于去年同期下滑48.17%,总销售面积则同比减少10.23%。 上半年 ...

绿地香港上半年销售业绩惨淡 恐再次爽约年度销售目标

近日绿地香港(00337.HK)发布业绩快报,披露了2020上半年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。

数据显示:

今年上半年绿地香港实现合约销售约132.72亿元;

已售合约总建筑面积约为111.35万平方米;

销售收入相对于去年同期下滑48.17%,总销售面积则同比减少10.23%。

上半年整体表现黯淡。

受疫情波及,大部分房企上半年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放缓,这也使房企纷纷把下半年作为发力抢跑的关键期。

而从7月成绩上看,绿地香港尚未表现出扭亏为盈的局面。

7月:

绿地香港实现合约销售额为20.33亿元,同比下降13%;

已售合约总建筑面积15.27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近10%。

1-7月:

总合约销售额为153.05亿元;

已售合约总建筑面积126.62万平方米。

绿地香港上半年销售业绩惨淡 恐再次爽约年度销售目标

图片来源:绿地香港公告

若按3月初定下的550亿销售额衡量,绿地香港的完成率不足三成,而从下半年开局看,2020年完成销售目标难度不小,绿地香港的千亿闯关路注定道阻且长。

销售目标继续承压

如果2020年的销售目标不能达成,意味着绿地香港将连续三年爽约销售目标。

2018年年初,绿地香港定下全年400亿元的销售目标,当年完成的合约销售额为379.25亿元;

2019年,绿地香港将销售目标在上年基础上调高了100亿元,从这一年的销售上看,绿地香港合约销售额达到484.58亿,同比增加28%,业绩涨幅明显,却仍未跨过500亿销售门槛。

2020年3月,在整体环境遇冷之下,绿地香港将年内销售目标定为了550亿元,绿地香港高层一直都希望在2021年实现规模上亿,目前来看,千亿目标的达成难度不小。

关于销售目标的接连失约,业内人士分析,此前绿地香港对市场预计不足,销售力度不足。

此外,受商办物业降温影响,该品类房产空置率较大,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业绩。而2020年业绩的低迷则主要受疫情影响。

不过疫情对行业是无差别式影响,大家在疫情前期普遍都经历了一段艰难期,多家房企销售上的转机一方面在于疫情得到控制,一方面则是拓展了销售渠道,打造了“线上+线下”的营销模式,这才使很多企业转危为安,逐渐走出业绩低迷期。

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,7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总金额9386.4亿元,单月业绩同比自4月转正后逐月回升,7月进一步提升至25.7%。

从累计销售业绩来看,1至7月百强房企整体业绩同比增长2.7%。

细分上,前50强房企表现更为突出。

TOP31-50房企销售金额累计上涨2%;

TOP21-30房企销售金融累计上涨4%;

TOP11-20房企销售金额累计上涨7%;

TOP10房企销售金额累计上涨2%。

表现最好的当属TOP11-20梯队。

绿地香港上半年销售业绩惨淡 恐再次爽约年度销售目标

资料来源:亿翰智库,企业公告

在行业普遍出现小幅上涨的背景下,绿地香港交出的这个成绩单确实显得单薄,这也进一步验证市场的观点,绿地香港营销上确实火力欠猛,同时也意味着,在下半年抢收业绩关键期想要逆袭,绿地香港势必要在推货和营销上加大火力。

多元化发展成效甚微

虽然绿地香港的销售目标屡未达标,但相对而言,2019年绿地香港的业绩算得上差强人意。

2019年,绿地香港的净利润达到30.41亿元,实现了54%的增长。

其中,毛利率为30.89%,同比增长4.1个百分点,毛利润达到54.55亿元。

毛利率、毛利润录得较大增长,主要在于2019年绿地香港的项目出售。

报告期内,绿地香港出售了上海五里桥项目,整个项目交易金额超过30亿元,体现在账面上的利润贡献达到10亿元。

利润看上去耀眼,却难掩尴尬。

绿地香港董事长陈军2020年年初时也表示,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,2019年这种大幅度的毛利率持续增长是不可持续的。未来,绿地香港会回归到正常的利润空间。

作为绿地控股的子公司,绿地香港的主要业务与绿地集团一脉相承,依托母公司在基建、金融、新兴产业上的经验,最近几年,绿地香港也开启了多元化发展模式,在金融、养老产业上都有布局。

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:

2月,绿地香港关联公司,以3.85亿竞得云南昆明呈贡斗南地块;

5月,绿地香港又出手,以总代价5.02亿元竞得昆明晋宁区6宗地块。

据悉,在云南的相关布局主要是绿地香港发展健康、养老、文旅产业需要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相较于往年,2020年绿地香港拿地上并不频繁,不过好几个项目却都和昆明有关,这也折射出管理层对云南区域的看重。

绿地香港进驻昆明超过7年,7年间在昆明先后促成了9个项目的落地,主攻方向偏文旅和康养健康,可见绿地相关多元布局意图许久。

不过从相关数据上看,绿地香港的新业务贡献度却十分有限。

绿地香港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,从收益分析来看:

2018年绿地香港物业销售及建筑管理服务收入为169.95亿元,占整体收益的比重为96.2%;

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的收益为4.57亿元,占比2.6%;

酒店及相关服务的收益为1.34亿元,占比0.8 %;

物业租赁收入为0.76亿元,占比0.4%。

可以看到,绿地香港的大部分收入还是来源于建筑开发,新业务带来的收益在财报中未有明显披露。

绿地香港上半年销售业绩惨淡 恐再次爽约年度销售目标

图片来源:绿地香港2019年年度报告

千亿门槛难度陡增

背靠绿地控股,但是绿地香港的自我成长需求强烈。

目前绿地香港的体量在国内房地产行业中排在中游,虽然对外绿地香港宣称规模并非首要,做一家小而美的房产公司也无妨。

但是实际上却一直都渴求规模上升,2017年以来,“2021年冲破千亿”就成为绿地香港的目标之一。

由此可见,对于中小房企而言,“小而美”仅是说辞,在市场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,做大规模才是保持未来活力的最大武器,规模跃升是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
最近一年,市场发展环境趋于稳定,集中化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之势,而集中化背景下的资源之争一定会更加激烈。

疫情过后,大房企土地储备、产品品质、融资能力、成本控制、项目布局五大核心竞争优势凸显。

对中小房企来说,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规模上的劣势,还包括应对调控的能力,加紧项目去化,保证现金流稳健能力等多方面,从这个角度出发,绿地香港的“千亿梦”恐怕将付出更多的努力。